中新社香港4月17日電 (吳鐘春)香港教育學院與香港體育運動學院17日在發佈會上簽訂合作備忘錄,攜手推動運動員教育和研究協作,共同為運動員開拓多元化出路。“就算是世界冠軍又怎樣?也一樣要想以後的出路。”香港單車運動員、世界冠軍李慧詩說。
  李慧詩是一位80後女孩,曾在亞運會和世界錦標賽中得冠,也在奧運會單車項目得過銅牌。現在的她正在修讀教育學院的本科學位。
  收穫了鮮花和掌聲的她,對現實很清醒。“再強的運動員終要退役。”李慧詩坦言。“我拿獎,只是因為我一直堅持。”李慧詩說,“但只有這種堅持的精神,足夠讓我以後在這個社會上立足嗎?”
  李慧詩開始萌生了為自己“增值”的想法。“我學識不夠,有時表達不了自己的想法,思維也不夠廣闊,內涵有所欠缺。”她希望自己能夠再聰明點。
  香港教育學院自2010/11年度開始和體育學院合作,讓香港體壇的精英運動員可入讀為在職人士而設的健康教育(榮譽)學士兼讀課程。李慧詩抓住了這個重返校園的機會。“香港對學歷還是很看重的,滿大街的招聘廣告都要求本科學歷,甚至要碩士學歷。”
  剛開始回到校園的李慧詩很怕跟不上進度,但校方提供多方面的協助,包括讓她在網上修讀課程及有校方教職員作為“師友”提供特別支援,所以她可以順利兼顧學業和訓練。
  她分享學習經歷道,學習資料是英文為主,透過課程她提升了英語水平。“我的眼界開闊了。平時鍛煉可能會忘了健康的問題,課程讓我瞭解了更多健康的資訊。”
  除了李慧詩,另外一位世界冠軍、香港運動員黃金寶也正在就讀同樣課程。他表示,多元化發展對運動員來說很重要,讀書能讓運動員全面發展。“我覺得運動員出路有很多。除了當教練,還可以在社會上發展精神健康教育,在社區推廣體育運動、體育知識。前提是你要有一定的素養。”
  亞運金牌得主、香港體育學院風帆助理教練陳敬然認為,讓現役年輕運動員重返校園不會耽誤平時的訓練。“15歲到30歲,是大腦和體力的發展黃金時期。運動員訓練的辛苦,是身體上的,可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欲望,接受新事物很快。另外,運動員大多都勤奮,也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時間。”
  另外,他也認為,讓年輕運動員報讀高等教育課程,能讓訓練更系統,也能讓他們更安心。“學習讓運動員更能全面思考,有助於訓練。而且擁有學位對他們而言,就是為未來加了一個保障。他們也不會再有因職業而犧牲了學業的遺憾。”(完)  (原標題:香港運動員謀多元發展:世界冠軍學業訓練兩不誤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f32ifhfm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